【人物简介】潘浩,江苏丹阳人, 海军上士军衔。2001年进入8455新葡萄场网站医学法学专业学习;2003年12月,92910部队教导队五中队新兵训练;2004年8月,92713部队舰艇训练中心潜水专业学习;2004年至今担任海军崇明岛号船潜水部门潜水班长;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,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和受嘉奖,是首届“崇明岛之星”获得者,2005年潜水专业技能大比武获得第二名。
正值8455新葡萄场网站百年校庆之际,8455新葡萄场网站记者团的记者们借着这次机会,寻觅通大莘莘学子的毕业足迹,在如家酒店,我们采访到了01级校友潘浩。刚一见面,他的热情便感染了我们,与以往印象中军人的严肃形象不同的是,在与我们谈起他的人生经历时,他展现出更多的是一种平易近人、宽和待人的形象。在他看来,大学时代所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,更重要还有做人的道理,这将会成为他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。
脚踏实地,坚守心中的信念
“走上当兵这条路,坚守的是一种坚持的信念。”选择从军,注定了潘浩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潘浩从小就很羡慕军人,所以心里一直有当兵的想法,当时南通医学院第一年开展在校大学生征兵工作,他第一个举手报名,毅然地选择去入伍。辅导员老师曾多次与他深谈,帮助他坚定信心,告诉他当兵不是一件轻松的事,要有顽强的意志,一旦入伍,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等着他。一心想要成为一名军人的潘浩丝毫没有动摇心中的信念。他始终觉得,一旦选择了这条路,就必需坚持下去,无论前方的路有多难多苦,做人要的就是恒心与坚定的信念。正如他的法学老师所说,每个人往前走的路并不是因为前景有多灿烂,而是要把它走完。
情深义重,共享人生的苦乐
“一个集体环境里,不能只靠一个人,要始终记得团结,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。”他的言语间透露出浓浓地敬爱之情,潘浩回忆最多的就是葛慧敏老师的话语与教导。他说,当时他的班级一共26个人,同学们都很听话,没有一个抽烟,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很实在、负责、踏实。
进入部队后,战友之情又令他铭刻于心。潜水时,每两个人一组,一人在船上,一人在水中,在通讯设备断电的情况下,联系两人的仅仅是一根绳索,那时候,生命安全便只通过一条绳索联系。氧气、浮力不够时,都需要靠这根救命绳联系。这时,队友间靠的便是一种信赖,对对方倾尽生命的信赖,“把我的生命完全交给你”的信赖。
他仍记得第一次潜水时的情景,由于小时候被水淹过,看到水有一种本能的恐惧,这时,他的潜水教练对他说,不要把它当成水,可以当成菜园,它并不深,把它努力想象成一个美好的东西。但是潜水携带的空气和平时是不一样的,进入水中时他差一点吸不上一口气,在使劲地深呼吸后才得以调节。在教练的不断引导和自己的不懈坚持下,最后他终于突破难关,在日复一日的练习里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潜水员。
帮助他人,让生命的光芒闪烁
学生时代,潘浩是学校学生会保卫部的成员,当时经常帮助同学搬运东西,做一些学生活动中的后勤保障事务,虽然会耽误一点学习,课余时间也会被占用,但他觉得能为学校做点事,服务同学和老师,很开心,再累都值得。
入伍以后,有一天,烈烈寒风,飞云惨惨。黄海上30多艘渔船被困,面临突然降临的20多天的寒潮,渔民们没有食物也没有药品,急需救治。于是茫茫海面上他们分秒必争地向救援地方向前行。当终于看到被困船只时,由于晃动太大,只可用一种枪在80米内把绳子打过去锁上两头船上的锁扣使两条船相连,营救过程很累,船上的都是老乡且大多是60多岁的老渔民,获救的乡亲们非常感谢他们,这便是2007年的黄海大搜救。滔滔海水,奋力救援,一张张热切苍老的脸庞,一阵阵涌动心底的感动,成为永久的记忆深深烙刻在潘浩的心中。
潘浩学长,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人,他思于斯,事于斯,乐于斯,用自己的精神与事迹激励着我们。他寄予母校美好的祝福,希望学校越来越好。(刘晓青)